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行業(yè)百態(tài)>正文

已開放投稿!《自然》2026年將新增健康傳感兩本子刊
2025年05月12日 11:30:09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3521

近日,《自然》期刊宣布將于2026年1月推出《健康》《傳感》兩本子刊。

  在全球科研界持續(xù)探索前沿領域的背景下,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宣布,旗下《自然》(Nature)系列期刊將于2026年1月重磅推出兩本全新子刊——《自然·健康》(Nature Health)和《自然·傳感》(Nature Sensors),目前兩刊已正式開放投稿。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自然》系列期刊“新刊發(fā)布計劃”實施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更凸顯了學術出版界對后疫情時代全球健康治理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深度關注。
 
  《自然·健康》將聚焦以疾病預防和全民健康促進為核心的跨學科研究,致力于打破生物醫(yī)學、社會科學與環(huán)境科學之間的壁壘,搭建科研人員、臨床從業(yè)者、政策制定者與公眾之間的對話橋梁。該刊由資深醫(yī)學出版專家本·約翰遜(Ben Johnson)擔任主編,特別關注資源匱乏地區(qū)的健康研究,力求通過嚴謹的科學證據推動全球健康公平。例如,其投稿范圍不僅涵蓋傳染病防控、數字健康等熱點領域,還鼓勵探討氣候變化對公共衛(wèi)生的影響等交叉議題,旨在為“健康中國2030”等全球健康倡議提供學術支撐。
 
  《自然·傳感》作為首本專注于傳感器技術的多學科旗艦期刊,將全面展現該領域從基礎研究到社會應用的最新突破。隨著可穿戴設備、智能工業(yè)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技術的廣泛普及,傳感器已成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時代的關鍵紐帶。該刊由奧爾加·巴布諾娃(Olga Bubnova)主編,重點關注柔性電子皮膚、環(huán)境監(jiān)測傳感器等前沿方向,同時強調技術倫理與跨領域協(xié)作,例如推動人工智能與傳感器技術在醫(yī)療診斷中的融合應用。這種“技術+人文”的雙重視角,不僅呼應了聯(lián)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SDGs)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要求,也為解決智慧城市、精準醫(yī)療等全球性挑戰(zhàn)提供了學術平臺。
 
  兩本新刊均采用混合型出版模式,由專職編輯團隊管理,作者可自主選擇開放獲取(OA)或訂閱出版,既保證了研究成果的廣泛傳播,又延續(xù)了《自然》系列期刊嚴格的同行評審標準和快速出版機制。作為“新刊發(fā)布計劃”的第十年成果,這一布局不僅延續(xù)了《自然-能源》《自然-可持續(xù)性》等子刊的成功經驗,更體現了施普林格·自然在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衛(wèi)生等全球議題上的戰(zhàn)略前瞻性。目前,兩刊已啟動征稿,特別歡迎能夠推動學科交叉與社會影響的研究成果,預計將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生態(tài)注入新活力。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最高支持3500萬元!懷柔科學城出臺20條新政推動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

    北京懷柔科學城管理委員會發(fā)布20條新政精準支持懷柔科學城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
    2025-07-10 14:24:48
  • 實現更高精度測量 新型可調量子傳感技術獲突破

    近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團隊利用了兩種關鍵技術開發(fā)出新型可調量子傳感技術——一種混合量子系統(tǒng),能幫多種技...
    2025-07-07 13:44:03
  • 量子效應原理助力 科學家造出首個自發(fā)光生物傳感器

    近日,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EPFL)科學家利用量子效應原理,首次開發(fā)出一種無需外部光源的新型生物傳感器,為光學生物傳感技術在醫(yī)療...
    2025-07-01 13:20:10
  • 國產探空儀濕度傳感器完成比對測試

    5月12日至30日,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聯(lián)合錫林浩特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完成國產探空儀濕度傳感器的同球比對試驗。
    2025-06-11 11:34:29
  • 腦科學與微電子技術相融合 尋找賦予失明者光明的途經

    近日,復旦大學集成電路與微納電子創(chuàng)新學院研究團隊、腦科學研究團隊,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團隊,經過7年攻關,共同開發(fā)出全...
    2025-06-06 11:27:15
  • 賦能智能制造與安全運行的“精準之眼”,高精度壓力測量及校準線上會議即將開啟

    2025年6月4日13:00,為突破測量精度極限、構建全生命周期校準體系,化工儀器網聯(lián)合福祿克測試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2025-06-03 10:37:4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