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Mx DSP 數字空間多組學分析系統(tǒng)
- 公司名稱 冠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品牌 Bruker/布魯克
- 型號 GeoMx DSP
- 產地
- 廠商性質 經銷商
- 更新時間 2025/7/28 13:36:21
- 訪問次數 34
聯系方式:喬小姐13681916116 查看聯系方式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產地類別 | 進口 |
---|
GeoMx DSP 數字空間多組學分析系統(tǒng)
GeoMx DSP 數字空間多組學分析系統(tǒng)是美國 NanoString 公司開發(fā)的一款基于探針雜交的檢測設備。它結合了組織影像分析和原位定量技術,可在保留組織形態(tài)學特征的前提下,實現對組織切片中蛋白質和 RNA 的空間原位表達量分析。
· 功能特點:
· 高分辨率空間信息獲取:能提供高分辨率的空間信息,讓研究人員可在復雜組織的細胞和亞細胞水平分析基因表達模式,有助于理解不同細胞類型之間的功能組織和相互作用。
· 多靶標檢測:蛋白質檢測可達 98 重,RNA 可實現全轉錄組(約 20000 多種)檢測。也可在一張組織切片上同時檢測不超過 96 種蛋白質的空間表達,或同時檢測 1000 種 RNA 分子。
· 多種樣本類型兼容:可檢測新鮮組織、石蠟包埋的 FFPE 以及組織芯片等多種樣本類型,對珍貴樣本可進行非破壞性處理,且樣本可重復使用。
· 靈活的 ROI 選擇:具備五種不同的感興趣區(qū)域(ROI)圈選方式,ROI 大小為 10-800μm,同一張切片上可圈選的 ROI 數目不限,能從復雜組織中對細胞亞群或特定結構進行精準分析。
· 技術原理:基于 NanoString 的 nCounter 條碼技術,依靠與光可裂解寡核苷酸標簽偶聯的抗體或 RNA 探針進行檢測。探針與載玻片上的 FFPE 組織切片雜交后,通過紫外線照射從組織的離散區(qū)域釋放寡核苷酸標簽,然后使用標準的 nCounter 分析對釋放的標簽進行定量,并將計數映射回組織位置,從而得分析物豐度的空間分辨數字圖譜。
· 分析流程:先應用高復合寡核苷酸標記的抗體混合物和形態(tài)學標記物,然后使用可見光波長的低復合成像來確定組織 “地貌”,選擇感興趣區(qū)域(ROI)進行高復合分析,接著在選定的 ROI 處通過紫外線釋放寡核苷酸標簽,將釋放的標簽存儲在微孔板中,進行索引并與條碼雜交,最后使用 nSolver 高級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 應用領域:廣泛應用于病理空間原位大規(guī)?;虮磉_分析、轉化醫(yī)學、癌癥干細胞、miRNA、疾病分子檢測等方面的研究,可用于實時監(jiān)控Tumour的發(fā)生發(fā)展、藥物靶向代謝性疾病、基因的表達、病理空間原位信息等。
· GeoMx DSP 數字空間多組學分析系統(tǒng)在Tumour研究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以下是一些具體案例:
· 解析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研究人員選取 8 例 pT1 結直腸癌患者樣本,運用 GeoMx DSP 空間轉錄組技術等進行分析。通過比較不同組織空間區(qū)域的基因表達譜,鑒定出上皮細胞和基質細胞中的差異表達基因。發(fā)現 CRC 發(fā)展過程中,巨噬細胞從促炎癥的 HLA-DR+CD204 - 亞群轉變?yōu)?HLA-DR-CD204 + 免疫抑制亞群,同時 CD47/SIRPα 信號軸上調,確定了與進展相關的特異性生物標志物及潛在Immunotherapy靶標 CD47-SIRPα。
· 研究食管鱗癌早期診斷生物標志物:針對食管鱗癌,研究者利用 GeoMx DSP 空間轉錄組技術,對 11 名早期患者的組織樣本進行檢測。發(fā)現 TAGLN2 在Tumour中表達顯著增加,而 CRNN 的表達水平隨病情進展而降低。通路富集分析顯示細胞周期和 p53 信號通路的富集隨 ESCC 進展而增加,免疫細胞浸潤分析表明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在進展過程中增多,證實 TAGLN2 及 CRNN 可作為食管鱗狀癌前病變發(fā)展為 ESCC 的風險候選生物標志物。
· 揭示肺腺癌進展及空間異質性:研究選取 10 例早期肺腺癌患者,采用 GeoMx DSP 空間蛋白組技術,并結合 WES、RNA-seq 等方法。發(fā)現從鱗狀到實體狀肺癌轉變由表觀遺傳和轉錄重編程驅動,與Tumour免疫浸潤相關。利用該技術分析還發(fā)現實體Tumour中心免疫浸潤水平低于外圍,外圍Tumour細胞 ki67 表達更高,核心區(qū)免疫細胞富集免疫抑制效應因子 Tregs 標記物,為肺腺癌Tumour內空間異質性提供了詳細分子圖譜。
· 分析小細胞肺癌瘤內異質性:中國醫(yī)學科學院Tumour醫(yī)院和溫州醫(yī)科大學的團隊,利用 GeoMx DSP 技術對 25 例小細胞肺癌患者的 79 個Tumour特異性區(qū)域進行空間轉錄組分析。基于基因表達模式將區(qū)域分為高、中、低異質性表型,不同表型免疫特征差異顯著。研究還根據異質性將患者分組,發(fā)現低復雜異質性患者生存率更高,并開發(fā)了 ITHtyper 機器學習模型用于異質性分類和風險分層,該模型在Immunotherapy隊列中具有良好的預后預測能力。
· 剖析三陰性乳腺癌血管分子特征:為了解三陰性乳腺癌(TNBC)組織中Tumour內皮細胞與正常鄰近內皮細胞的分子譜差異,研究人員應用 GeoMx DSP 進行無偏全轉錄組空間圖譜分析。結果發(fā)現,兩者之間有 2412 個基因存在差異表達,通路富集顯示與細胞 - 細胞、細胞 - ECM 粘附等相關的基因組得到富集,揭示了Tumour相關血管的分子特征和信號通路,為 TNBC 預后和抗血管生成治療潛在靶點研究提供了基礎。
· GeoMx DSP 數字空間多組學分析系統(tǒng)基于 NanoString 的 nCounter 條碼技術,依靠與光可裂解寡核苷酸標簽偶聯的抗體或 RNA 探針進行檢測。其具體檢測原理如下:
· 探針設計:
· 對于 RNA 檢測,探針由探針序列、索引序列和 UV 連接點三部分組成。探針序列可與目標 mRNA 互補結合;索引序列包含正向和反向 PCR 引物結合位點,用于 NGS 建庫過程中的序列擴增和接頭連接,還包含用于探針豐度定量的 14nt UMI 序列和用于鑒定探針對應基因的 12nt probe ID;UV 連接點連接探針序列和索引序列,可在紫外照射下斷開。
· 對于蛋白質檢測,將探針序列替換為抗體,通過抗體識別和靶向蛋白,再依靠索引序列完成定量。
· 雜交與標記:將組織樣本貼片后,利用帶有光可裂解寡核苷酸標簽的探針 / 抗體和免疫熒光標記抗體對樣本進行孵育,使探針 / 抗體與組織中的目標 RNA 或蛋白質特異性結合,同時免疫熒光標記抗體用于顯示組織的形態(tài)學特征。
· 感興趣區(qū)域選擇:通過顯微掃描獲取熒光標記圖像,根據組織形態(tài)或研究需求,使用軟件以多種方式(如幾何形狀、細胞類型特異性、輪廓等)圈選感興趣的區(qū)域(ROI),ROI 大小可低至單細胞水平。
· 標簽釋放:對選定的 ROI 進行紫外光照射,切斷 UV 連接點,使寡核苷酸標簽從探針 / 抗體上釋放出來。
· 定量分析:釋放的標簽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定量。一種是利用 nCounter 系統(tǒng),將熒光信號和索引序列直接雜交,通過熒光信號順序確定索引序列對應的基因 / 蛋白信息,直接計數熒光信號作為表達量定量結果,此方法更適合蛋白組定量;另一種是采用 NGS 測序,將索引序列用于文庫構建,通過與 probe ID 庫比對和 UMI 來完成對基因的定量,更適合全轉錄組定量。最后,根據標簽的計數和其對應的空間信息,生成分析物豐度的空間分辨數字圖譜,從而得出目標分子在組織特定區(qū)域的表達情況。
與其他組織分析系統(tǒng)相比,GeoMx DSP 具有分辨率高、檢測通量高、樣本兼容性好等優(yōu)勢,具體如下:
· 高分辨率空間分析:可提供細胞和亞細胞水平的高分辨率空間信息,能幫助研究人員清晰了解不同細胞類型之間的功能組織和相互作用,這是許多其他組織分析系統(tǒng)難以達到的。
· 靶向精準分析:最大特色在于 “靶向性”。它融合多重免疫熒光技術,通過對切片的多重免疫熒光染色了解形態(tài)學特征,用戶可根據研究目的針對性圈選目標區(qū)域進行測序分析,有效規(guī)避全切片無差別檢測帶來的數據挖掘壓力。
· 檢測通量高:支持 multiplexed analysis,可同時測量多達 21,000 多個 RNA 靶點,還能在一張組織切片上實現多達上百種蛋白質的原位共分析,能在同一樣本上進行多次檢測,大幅提高檢測效率。
· 樣本兼容性好:可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組織樣本,包括固定的、冷凍的、甚至是全切片的樣本,還兼容 FFPE 石蠟包埋樣品,也適用于多種物種的樣本,對珍貴樣本可進行非破壞性處理,且樣本可重復使用。
· 靈活性與定制性強:研究人員可設計定制化面板,靶向特定基因或通路,根據實驗需求選擇適當的探針、芯片和分析方法,以滿足各種研究需求。
· 靈敏度和重復性高:基于探針的化學方法使其具有五對數的動態(tài)范圍,能檢測低、中、高表達水平的基因,可檢測到低表達水平的基因并能檢測出微小的表達變化,重復性超過 92%,結果可靠,適合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
以下是一些使用 GeoMx DSP 數字空間多組學分析系統(tǒng)進行研究的文獻資料:
· 《Spatial Transcriptome-Wide Profiling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veals Intra-Tumoral Molecular and Subtype Heterogeneity》3:2024 年 6 月 19 日,中國醫(yī)學科學院Tumour醫(yī)院楊琳 / 劉雨桃和溫州醫(yī)科大學周猛研究員課題組在《Advanced 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了該論文。研究利用 GeoMx DSP 技術對 25 例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的 79 個Tumour特異性區(qū)域進行空間轉錄組分析,揭示了Tumour內部的多區(qū)域異質性,開發(fā)了 ITHtyper 機器學習模型用于異質性分類和風險分層,為 SCLC 重新分類和個性化治療方案開發(fā)提供了新視角。
· 《High multiplex analysis of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bone marrow trephine samples using GeoMX™ digital spatial profiling》:發(fā)表于《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研究探討了 GeoMx DSP 技術在分析骨髓活檢樣本中蛋白質表達的適用性。通過對正常、骨髓增生異常和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骨髓活檢樣本進行分析,發(fā)現該技術可實現對骨髓免疫微環(huán)境的高多重分析,有助于血液惡性Tumour相關生物標志物發(fā)現和發(fā)病機制研究。
· 《樂備實推薦 | 空間多組學在Tumour發(fā)生發(fā)展中的應用案例匯總》1:該文獻(來源于搜狐網)介紹了多個利用 GeoMx DSP 技術研究Tumour的案例。如通過分析 8 例 pT1 結直腸癌患者樣本,剖析了結直腸癌惡性轉化過程中的轉錄組和免疫學變化;對正常上皮、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等不同階段的食管鱗癌組織研究,證實了 TAGLN2 及 CRNN 為食管鱗狀癌前病變發(fā)展為 ESCC 的風險候選生物標志物;對 10 例早期肺腺癌患者樣本分析,揭示了肺腺癌Tumour內空間異質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