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巴斯正置熒光顯微鏡明場與熒光觀察微球顆粒的全面分析
微球顆粒(如聚苯乙烯微球、熒光微球)廣泛應用于生物醫(yī)學研究(如細胞標記、藥物遞送、流式分析等)。奧林巴斯正置熒光顯微鏡(如BX53、BX63等)憑借其高靈敏度光學系統、模塊化設計和智能分析功能,可高效實現微球顆粒的形態(tài)觀察與熒光特性分析。以下從技術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項及典型應用展開說明。
一、明場觀察微球顆粒
1. 技術原理
明場成像:通過透射光照亮樣本,利用微球與背景的折射率差異形成對比,適用于觀察微球的形態(tài)、大小、分散性及表面特征。
關鍵參數:
物鏡選擇:根據微球尺寸選擇合適倍率(如10X/20X觀察整體分布,40X/60X觀察細節(jié))。
光源調節(jié):使用鹵素燈或LED光源,調整亮度以避免過曝或欠曝。
聚光鏡:匹配物鏡數值孔徑(NA),優(yōu)化分辨率和對比度。
2. 操作流程
樣本制備:
將微球懸浮液稀釋至適當濃度(如105-106個/mL),滴加于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避免氣泡)。
對于干燥微球,可直接固定于載玻片表面。
顯微鏡設置:
選擇明場模式,關閉熒光光源。
調節(jié)光源強度、聚光鏡孔徑光闌和物鏡焦距,使微球邊緣清晰、背景均勻。
圖像采集:
使用奧林巴斯相機(如DP80、DP74)采集圖像,調整曝光時間和增益以優(yōu)化對比度。
3. 注意事項
微球聚集:高濃度懸浮液易導致微球聚集,需優(yōu)化稀釋比例。
折射率匹配:若微球與載玻片/蓋玻片折射率差異大,可添加匹配液(如甘油)減少光散射。
背景干擾:清潔載玻片和蓋玻片,避免灰塵污染。
二、熒光觀察微球顆粒
1. 技術原理
熒光成像:微球表面或內部標記熒光染料(如FITC、Cy5)或量子點,通過特定波長激發(fā)光激發(fā)熒光信號,適用于定量分析(如濃度、分布)和功能研究(如靶向遞送)。
關鍵參數:
熒光通道:根據染料選擇激發(fā)/發(fā)射濾光片組(如FITC:488nm激發(fā),525nm發(fā)射)。
曝光時間:平衡信噪比與光漂白風險,短時間多次曝光可減少光毒性。
光路校準:確保激發(fā)光均勻覆蓋視野,避免邊緣效應。
2. 操作流程
樣本制備:
使用熒光標記微球,按說明書稀釋至工作濃度。
若需觀察微球與細胞相互作用,可共培養(yǎng)后固定染色。
顯微鏡設置:
選擇熒光模式,開啟對應波長的汞燈或LED光源。
調節(jié)激發(fā)光強度、光闌大小和物鏡焦距,優(yōu)化熒光信號強度。
圖像采集與分析:
采集多通道熒光圖像(如FITC、DAPI),使用奧林巴斯軟件(如cellSens)進行偽彩疊加和定量分析。
測量微球熒光強度、直徑及分布密度。
3. 注意事項
光漂白:降低激發(fā)光強度或使用抗漂白介質(如抗熒光淬滅封片劑)。
自發(fā)熒光:未標記微球或樣本基質可能產生自發(fā)熒光,需設置陰性對照。
多色標記:避免通道間串擾,選擇光譜分離度高的染料。
三、奧林巴斯顯微鏡的優(yōu)勢
高靈敏度光學系統:UIS2無限遠校正光學設計減少像差,提升圖像清晰度。
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切換物鏡、濾光片組和光源,適應不同實驗需求。
智能分析軟件:cellSens軟件提供熒光定量、顆粒計數和共定位分析功能,簡化數據處理。
穩(wěn)定性:防震臺和電動載物臺確保長時間觀察的焦點穩(wěn)定。
四、典型應用場景
微球質量控制:
通過明場觀察微球尺寸均一性,熒光檢測標記效率。
藥物遞送研究:
熒光標記微球追蹤其在細胞或組織中的分布。
生物傳感器開發(fā):
觀察微球與靶標分子的結合效率(如抗原-抗體反應)。
流式細胞術校準:
使用標準尺寸熒光微球校準儀器光路和靈敏度。
五、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問題原因解決方案
微球邊緣模糊物鏡未對準或聚光鏡不匹配重新調節(jié)焦距和聚光鏡孔徑光闌
熒光信號弱激發(fā)光強度不足或染料降解增加激發(fā)光強度或更換新鮮微球
背景熒光高樣本自發(fā)熒光或濾光片串擾使用陰性對照或更換濾光片組
微球聚集懸浮液濃度過高稀釋至推薦濃度并充分混勻
總結
奧林巴斯正置熒光顯微鏡通過明場與熒光模式的結合,可全面分析微球顆粒的形態(tài)特征和熒光功能。其高靈敏度光學系統、智能分析軟件和模塊化設計,使其成為微球研究領域的理想工具。實驗中需注意樣本制備、顯微鏡校準和數據分析的規(guī)范性,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