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SYP-1102黏度測定儀 操作使用流程
閱讀:124 發(fā)布時間:2025-10-10一、 測試前準備
儀器安裝與檢查:
將儀器放置在平穩(wěn)、牢固、無振動的工作臺上,確保周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散熱和操作。
檢查電源電壓是否符合AC 220V±10%的要求。
連接好粘度恒溫槽與控制器之間的所有線路,以及分體式制冷器的連接管(若需使用)。
向恒溫槽內注入足量的純凈水或超純水作為恒溫介質,液面應低于缸口20-30mm,確保能浸沒待測的毛細管粘度計及其樣品池部分。
樣品與器材準備:
樣品處理: 確保待測的樣品清澈、透明、無雜質。如有必要,需先進行過濾或脫水處理。
粘度計選擇與清潔: 根據樣品預估的粘度范圍(目標動力粘度為5-6 mPa·s),選擇合適的平氏毛細管粘度計(內徑規(guī)格通常與用戶事先確定)。使用合適的溶劑(如石油醚、鉻酸洗液)清洗選定的粘度計,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備用。
密度計準備: 準備一支精度為0.001 g/cm3的密度計或比重瓶,用于測量樣品在20℃時的密度。
二、 操作步驟
第一步:開機與設定
打開電源開關,智能液晶溫控儀亮起。
通過溫控儀面板上的按鍵,將目標溫度設定為 20.0℃。儀器將自動開始加熱(若環(huán)境溫度高于20℃且已連接制冷器,則啟動制冷)。
儀器內置的電動攪拌裝置會自動運行,確保浴槽內水溫均勻。
第二步:系統(tǒng)恒溫
等待溫控儀顯示的溫度穩(wěn)定在 20.0℃ ±0.1℃ 的范圍內。此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請耐心等待。
溫度穩(wěn)定后,建議再恒溫至少15分鐘,以確保整個浴槽內部,包括支架、粘度計等均達到熱平衡狀態(tài)。
第三步:裝樣與安裝
將清潔干燥的平氏粘度計用專用不銹鋼夾子固定,使其主體部分垂直浸入恒溫浴中。
用準備好的乳膠管和吸耳球,將已恒溫至約20℃的樣品從粘度計的大管口吸入,使液面到達毛細管上方的主球(即計時球)上下標線之間。注意: 操作過程中不得產生氣泡。
將裝好樣品的粘度計迅速安裝回恒溫浴的支架上,并確保其保持垂直。再次浸入恒溫浴中,恒溫 15-20分鐘,以消除操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溫度變化。
第四步:測量運動粘度
待樣品在20℃浴槽中充分恒溫后,用吸耳球或通過毛細管另一端的乳膠管,將樣品吸至高于上標線的位置(但不得進入上球)。
讓樣品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下。當液面恰好到達上標線時,立即按下有線遙控計時按鍵,開始計時。
當液面繼續(xù)流下并恰好到達下標線時,再次按下計時鍵,停止計時。
記錄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的流動時間 t(單位:秒)。同一支粘度計,至少重復測量3次。各次測量結果與平均值的差不應超過0.5%。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時間。
第五步:計算與結果判定
計算運動粘度 (ν):
運動粘度的計算公式為:ν = C × t
其中,C 為該支平氏粘度計的出廠常數(單位:mm2/s2),可在隨附的常數證書上查到。
t 為步驟四中測得的平均流動時間(單位:s)。
計算動力粘度 (η):
動力粘度的計算公式為:η = ν × ρ
其中,ρ 為樣品在 20℃ 時測得的密度(單位:g/cm3)。
將計算得到的動力粘度單位進行換算,1 mPa·s = 1 cP = 10?3 Pa·s。
結果判定: 最終計算出的肉豆蔻酸異丙酯在20℃下的動力粘度值應在 5 - 6 mPa·s 范圍內,方符合藥用輔料標準。
三、 測試后操作
樣品回收與清潔: 測試完畢后,及時將粘度計中的樣品排出,并按照前文所述方法立即清洗粘度計,以備下次使用。
關閉儀器: 將溫控儀設定溫度調至室溫附近,然后關閉電源開關。
排空與維護: 若長期不使用,建議將恒溫浴槽內的水排空,并用軟布擦干內缸,蓋上蓋子以防灰塵。
注意事項
安全第一: 儀器工作時,恒溫槽及內部水溫可能較高,請勿用手直接觸碰,以防燙傷。
精準恒溫: 整個測試過程的關鍵在于嚴格的20℃恒溫,任何溫度波動都會直接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粘度計保護: 毛細管粘度計為精密玻璃儀器,拿取、安裝和清洗時務必輕拿輕放,避免磕碰。
環(huán)境要求: 確保儀器使用環(huán)境符合技術參數要求,避免在潮濕、多塵或強電磁干擾的環(huán)境下運行。
通過遵循以上詳細操作流程,您可以確保SYP-1102黏度測定儀發(fā)揮其最佳性能,獲得準確可靠的粘度數據。
化工儀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