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推薦:氣相|液相|光譜|質譜|電化學|元素分析|水分測定儀|樣品前處理|試驗機|培養(yǎng)箱


化工儀器網>技術中心>技術參數>正文

歡迎聯系我

有什么可以幫您? 在線咨詢

NK細胞分型標志物

來源:上海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08月27日 10:10  

NK細胞分型標志物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NK)是細胞毒性淋巴細胞的一種類型,是天然免疫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NK細胞在腫瘤和病毒感染細胞的宿主排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它們之所以被命名為“Natural killer”,是因為初認為它們不需要激活就能殺死“缺失自我識別”的細胞(“缺失自我識別”是用來描述MHC-I類細胞表面標記表達水平較低的細胞,這種情況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或者是在殺傷T細胞的強選擇壓力下發(fā)生的)。

 

NK細胞與ILC1s(1型天然淋巴細胞)具有許多相似特征,包括轉錄因子T-bet的表達、活化誘導的IFNγ和TNFα的產生,但NK細胞還表達轉錄因子Eomes以及granzyme B和performin,而ILC1s不表達。因此,NK細胞更被認為是CD8+T細胞在天然免疫系統里的對應細胞。

 

NK細胞的功能由多種細胞表面受體控制,這些受體要么具有激活的細胞毒性功能,要么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1,這些受體分類見下表1a和1b。NK細胞的細胞毒性受激活和抑制信號相互作用的調節(jié),抑制性受體通過識別自身MHC-I類分子來阻止NK細胞的激活。

 

 

人NK細胞分化或功能標志物

已有研究表明,CD3-CD56bright CD16-亞群是成熟CD3- CD56Dim CD16+細胞的前體細胞6。NK細胞成熟的后期與CD 57的表達有關。該分子在CD56DimNK細胞上表達,并被認為是以KIR+、LIR-1+和CD94/NKG2A−表型7,8為主要特征的終末分化NK細胞亞群。

在HLA-I特異性受體的表達上,這兩種NK細胞亞群存在差異。CD56bright NK細胞只表達CD94/NKG2A,而CD56DimNK細胞也表達KIR和/或LIR-19,10。

此外,CD56Dim NK細胞亞群在自然細胞毒性受體(NCRs:NKp46、NKp30和NKp44)的表達水平上往往是異質性的,這一事實導致了CD56Dim NK細胞又可以再被細分11,即NCRdull和NCRbright。NCR表面密度與NK介導的自然細胞毒性大小相關,在健康人群中大多數CD56Dim KIR+ NKG2A− CD57+ NK細胞的NCRs表達水平較低7,8。另一方面,CD56bright NK細胞的NKp46表達水平明顯高于CD56Dim NK細胞。

在正常人中,除了CD56bright和CD56Dim NK細胞亞群外,還檢測到低比例的CD56 neg CD16bright NK細胞存在。在慢性病毒感染患者中,CD56 neg NK細胞亞群擴大,各種NK細胞亞群發(fā)生病理再分布。事實上,CD56 negNK細胞的百分比在幾種病理條件下都有增加,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 12,13、人巨細胞病毒14(HCMV)、漢坦病毒感染15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6-18。

后,盡管NK細胞一直被認為是先天免疫系統的成員,但新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NK細胞可以表現出一些通常歸因于適應性免疫細胞的特征,如亞群的擴張和收縮、壽命的延長以及對同一抗原(類似記憶的特性)的第二次識別時出現更有力的反應19。

NK細胞分型標志物

參考文獻:

1.Mandal A and Viswanathan C (2014) 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 8, 47-55

2.Caligiuri MA, Blood, (2008)112:461-469

3.Hanna J et al, Trends Immunol, (2007) 28:201-206

4.Perussia B,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1998) 63-88

5.Marquez ME et al, Cellular Immunology, (2010) 264:86-92

6.Béziat V, et.al, J Immunol. (2011) 186(12):6753-61

7.Bjorkstrom NK, et.al, Blood (2010) 116(19):3853–64

8.Lopez-Verges S, et.al, Blood (2010) 116(19):3865–74

9.Vitale M,et.al, Int Immunol (1999) 11(1):29–35

10Marcenaro E, et.al, Immunotherapy (2011) 3(9):1075–86

11.Sivori S, et.al, Eur J Immunol (1999) 29(5):1656–66

12.Gonzalez VD, et.al, Clin Immunol (2008) 128(1):46–56

13.Gonzalez VD, et.al, J Immunol (2009) 183(10):6612–8

14.Della Chiesa M, et.al, Blood (2012) 119(2):399–410

15.Bjorkstrom NK, et.al, J Exp Med (2011) 208(1):13–21

16.Nguyen S, et.al, J Neuroimmunol (2006) 179(1–2):117–25

17.Lugli E, Marcenaro E, Mavilio D.Front Immunol (2014) 5:390

18.Bjorkstrom NK, Ljunggren HG, Sandberg JK.Trends Immunol (2010) 31(11):401–6

19.Della Chiesa M, et.al, Front Immunol (2015) 6:573

20.Chiossone L, et.al, Blood. (2009)113(22):5488-96

21.Hayakawa Y, Smyth MJ.J Immunol. (2006) 176(3):1517-24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企業(yè)未開通此功能
詳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