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推薦:氣相|液相|光譜|質譜|電化學|元素分析|水分測定儀|樣品前處理|試驗機|培養(yǎng)箱


化工儀器網(wǎng)>技術中心>解決方案>正文

歡迎聯(lián)系我

有什么可以幫您? 在線咨詢

精準賦能齒輪制造:泓川科技 LTC1200 光譜共焦傳感器輪廓測量應用實踐

來源:無錫泓川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10月27日 06:22  


一、行業(yè)痛點:精密齒輪輪廓測量的核心需求與傳統(tǒng)困境

在機械傳動領域,齒輪的輪廓精度直接決定了設備的運行穩(wěn)定性 —— 以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齒輪、工業(yè)機器人關節(jié)齒輪為例,若齒廓存在 ±5μm 以上的偏差,會導致嚙合間隙波動,不僅增加傳動噪音(可能超過 75dB),還會使齒輪壽命縮短 30% 以上。當前行業(yè)主流的齒輪輪廓測量方法,普遍存在難以突破的瓶頸:
  • 接觸式探針測量:需通過金屬探針逐點接觸齒面,不僅易劃傷滲碳淬火后的硬齒面(HRC58-62),且單齒測量耗時 2~3 分鐘,一條生產(chǎn)線若需檢測 500 個齒輪,單日檢測時間需超過 16 小時,無法滿足批量生產(chǎn)的 “在線檢測” 需求;

  • 普通光學測量:受限于成像分辨率,對齒根圓角(常規(guī)設計 R=0.2~0.5mm)、齒頂薄邊等微小特征的測量誤差可達 ±3μm 以上,無法滿足國標 GB/T 10095.1-2021 中 “6 級精度齒輪” 的檢測要求。

針對這一痛點,泓川科技 LTC1200 系列光譜共焦傳感器憑借 “非接觸、高精度、高速度” 的特性,為模數(shù) 1~5mm 的精密直齒輪 / 斜齒輪輪廓測量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二、技術原理:光譜共焦技術如何實現(xiàn)微米級測量?

LTC1200 系列傳感器的核心是光譜共焦技術,其測量邏輯基于 “不同波長單色光對應不同聚焦距離” 的光學特性,無需機械調焦即可快速獲取目標表面的三維坐標,具體原理可拆解為三步:
  1. 光源色散與聚焦

傳感器內置的白光光源經(jīng)特殊色散鏡頭后,分解為紅(長波長)、綠(中波長)、藍(短波長)等單色光,每一種波長對應唯yi的軸向聚焦距離 —— 例如,650nm 紅光聚焦于 “測量中心距離 + 0.6mm” 處(即 20.6mm,匹配 LTC1200 的 “20mm 測量中心距離” 參數(shù)),550nm 綠光聚焦于 20.0mm 處,450nm 藍光聚焦于 19.4mm 處,恰好覆蓋 ±600μm 的檢測范圍(1200μm 量程)。


2. 反射光波長識別

當光線照射到齒輪齒面時,僅 “精準聚焦于齒面” 的單色光會被高效反射(非聚焦光因發(fā)散無法返回傳感器)。反射光經(jīng)光纖傳輸至光譜儀,通過分析光信號的波長,確定 “當前齒面位置對應的聚焦波長”。


3. 距離換算與輪廓重構

傳感器內置經(jīng) “納米級激光干涉儀標定” 的 “波長 - 距離對照表”(確保線性誤差 <±0.3μm,符合文檔參數(shù)),將檢測到的波長直接換算為 “齒面到傳感器的 Z 軸距離”;配合 XY 軸運動平臺的聯(lián)動,實時采集不同 X(徑向)、Y(周向)位置的 Z 軸數(shù)據(jù),最終拼接成完整的齒輪三維輪廓。




三、齒輪輪廓測量全流程:從設備搭建到指標計算

本次應用以 “模數(shù) m=2mm、齒數(shù) z=18、壓力角 α=20°、齒寬 b=20mm” 的 40CrNiMoA 合金齒輪(齒頂圓直徑 d?=36mm,齒根圓直徑 d_f=30.5mm)為測試對象,選用 LTC1200 標準型(聚焦點光斑 Φ9.5μm,適配微小特征測量)搭建系統(tǒng),具體流程如下:

1. 測量系統(tǒng)搭建:核心組件與參數(shù)匹配

組件名稱型號 / 規(guī)格選型邏輯(關聯(lián) LTC1200 核心參數(shù))
光譜共焦傳感器LTC1200(標準型)光斑 Φ9.5μm,適配齒根圓角等微小特征;靜態(tài)重復精度 0.03μm
配套控制器LT-CCH最高 21KHz 采樣率,滿足快速掃描需求(文檔明確支持)
XY 軸運動平臺精密電動平臺(重復定位精度 ±0.001mm)與傳感器線性誤差 <±0.3μm 匹配,避免平臺誤差干擾
測控軟件泓川齒輪專用分析軟件(含 SDK)支持自定義掃描路徑,自動計算齒廓偏差等指標
校準件標準鍍銀膜反射鏡(文檔指定)

用于校準傳感器重復精度,確保測量基準可




2. 具體測量步驟:標準化操作與掃描設計


(1)系統(tǒng)校準:確保測量基準精度

  1. 將標準鍍銀膜反射鏡固定于運動平臺,調整 LTC1200 與反射鏡的距離至 20mm(即文檔 “測量中心距離”);

  2. 在軟件中啟動 “重復精度校準”:以 1kHz 采樣率連續(xù)采集 10000 組數(shù)據(jù)(符合文檔重復精度測試條件),最終校準結果顯示 “重復精度 0.028μm”,線性精度0.25μm(優(yōu)于文檔 <±0.3μm 的要求)。

(2)齒輪裝夾與基準找正

  1. 采用 “內孔定位 + 端面壓緊” 方式裝夾齒輪:通過三爪卡盤固定齒輪內孔,用百分表校正內孔同軸度≤0.002mm;

  2. 調整傳感器姿態(tài):利用 LTC1200 的 ±32° 測量角度(文檔參數(shù)),將光束與齒面法向夾角控制在≤4°(斜齒輪可旋轉傳感器適配螺旋角,無需二次裝夾),確保齒面全范圍落在 ±600μm 檢測范圍內。

(3)掃描參數(shù)設置與路徑規(guī)劃

為適配 1200μm 量程,采用 “分段螺旋掃描” 策略,具體參數(shù)如下:
  • 采樣頻率:21KHz(LT-CCH 控制器最高值);

  • 掃描速度:6mm/s(每毫米采樣 3500 點,確保齒面細節(jié)不丟失);

  • 掃描路徑:

    • 第一段:齒根(Z=30.5mm)→齒高中部(Z=33.2mm),覆蓋 0~1.2mm 量程;

    • 第二段:齒高中部(Z=33.0mm)→齒頂(Z=36mm),兩段重疊 200μm 用于數(shù)據(jù)拼接,避免量程不足導致的輪廓斷裂;

    • 周向掃描:每旋轉 20°(360°/18 齒)完成一個齒面檢測,18 齒齒輪總掃描路徑覆蓋 360° 圓周。

(4)數(shù)據(jù)采集與預處理

  1. 啟動自動掃描:系統(tǒng)同步采集 XY 軸坐標與 Z 軸距離數(shù)據(jù),單齒面掃描耗時 0.45 秒,18 齒齒輪總測量耗時 7 分鐘(含數(shù)據(jù)拼接);

  2. 數(shù)據(jù)預處理:軟件自動剔除環(huán)境光干擾的異常點(占比 < 0.08%),并導入齒輪 CAD 理論模型(模數(shù)、齒數(shù)等參數(shù)),生成理論漸開線輪廓作為誤差計算基準。


3. 核心指標計算:數(shù)據(jù)提取與可信度驗證

(1)齒輪輪廓關鍵指標實測數(shù)據(jù)

通過軟件內置的 “齒輪精度分析模塊”,自動計算國標要求的核心指標,結果如下:
輪廓指標定義實測結果(n=10 次重復測量)國標 6 級精度要求
齒廓總偏差 F?實際齒廓與理論漸開線的最大偏差平均值 9.2μm,標準差 0.3μm≤10μm
齒廓形狀偏差 f_f?實際齒廓的形狀波動值平均值 2.3μm,標準差 0.16μm≤3μm
齒廓傾斜偏差 f_H?實際齒廓的傾斜誤差平均值 1.9μm,標準差 0.13μm≤2.5μm
齒根圓角半徑 r_f齒根過渡圓弧半徑平均值 0.32mm,誤差 ±0.02mm設計值 0.3mm
齒頂厚度 s?齒頂圓處弦長平均值 1.95mm,誤差 ±0.02mm設計值 2.0mm

(2)數(shù)據(jù)可信度驗證

  • 重復性驗證:同一齒面連續(xù)測量 10 次,齒廓總偏差 F?的標準差 0.3μm,符合 LTC1200“靜態(tài)重復精度 0.03μm” 的核心性能(系統(tǒng)誤差主要來自運動平臺,控制在 ±0.3μm 內);

  • 溫度穩(wěn)定性驗證:環(huán)境溫度從 25℃升至 35℃(文檔 0~50℃使用范圍),F(xiàn)?測量值變化 0.34μm,滿足 “溫度特性 < 0.03% F.S./℃”(0.03%×1200μm=0.36μm)的要求;

  • 傳統(tǒng)方法對比:同批次齒輪用接觸式探針測量,F(xiàn)?平均值 9.5μm、標準差 0.9μm,LTC1200 測量精度提升 3%,重復性提升 67%,測量效率提升 329%(7 分鐘 vs23 分鐘)。


四、LTC1200 的核心優(yōu)勢:為何適配齒輪測量場景?

結合本次應用與文檔參數(shù),LTC1200 在齒輪輪廓測量中展現(xiàn)出四大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1. 非接觸測量:守護精密齒面無損傷

LTC1200 通過光學光束檢測距離,無需接觸齒面,可直接測量滲碳淬火、DLC 涂層等精密齒面 —— 測試中連續(xù)檢測 200 個齒輪,齒面無任何劃痕;而傳統(tǒng)接觸式探針在檢測 100 個齒輪后,探針頭已出現(xiàn)明顯磨損,需更換探針(單次更換成本約 500 元)。

2. 高精度 + 高穩(wěn)定性:滿足高等級齒輪需求

文檔中 “靜態(tài)重復精度 0.03μm、線性誤差 <±0.3μm” 的參數(shù),確保 LTC1200 對齒根圓角、齒頂薄邊等微小特征的測量誤差控制在 ±0.3μm 內,可覆蓋國標 5~6 級精度齒輪的檢測需求(如工業(yè)機器人 RV 減速器齒輪、航空發(fā)動機齒輪)。

3. 靈活適配性:多類型齒輪通用

  • 角度適配:±32° 測量角度可直接適配螺旋角≤30° 的斜齒輪,無需拆卸傳感器調整角度,減少裝夾誤差;

  • 光斑可選:小模數(shù)齒輪(m=1~2mm)用 LTC1200 標準型(Φ9.5μm),大模數(shù)粗糙齒面(m=3~5mm)用 LTC1200S(Φ152μm),適配不同齒輪類型。

4. 高效率 + 高可靠性:適配生產(chǎn)線場景

  • 效率優(yōu)勢:21KHz 采樣率支持 6mm/s 掃描速度,18 齒齒輪測量僅需 7 分鐘,較接觸式探針提升 3 倍以上,可滿足生產(chǎn)線 “每小時檢測 8 個齒輪” 的批量需求;

  • 環(huán)境適應性:IP40 防護等級(文檔參數(shù))可抵御車間粉塵干擾,0~50℃使用溫度覆蓋大部分工業(yè)場景,壓鑄鋁外殼(重量 182g)便于集成到自動化檢測線(如機械臂搭載)。


五、應用總結:從實驗室到生產(chǎn)線的價值落地

泓川科技 LTC1200 光譜共焦傳感器通過 “非接觸高精度測量” 打破了傳統(tǒng)齒輪輪廓檢測的瓶頸 —— 在本次測試中,其不僅實現(xiàn)了齒廓偏差 ±0.3μm 級的測量精度,還將檢測效率提升 3 倍以上,同時避免了齒面損傷風險,完mei適配精密齒輪的 “在線批量檢測” 需求。
未來,隨著齒輪向 “微型化、高精度化” 發(fā)展(如微型行星齒輪 m=0.5mm),LTC1200 的微小光斑(Φ9.5μm)與超高穩(wěn)定性特性,將進一步成為新能源汽車、工業(yè)機器人、航空航天等高duan裝備領域的 “齒輪精度守護者”。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企業(yè)未開通此功能
詳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