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全站
   聯(lián)系電話

   400-630-7761

徠卡顯微系統(tǒng)(上海)貿(mào)易有限公司

8
  • 2024

    07-30

    徠卡175周年:體視顯微鏡的歷史

    19世紀現(xiàn)代顯微鏡制造技術的突破本文概述了從1600年至今體視顯微鏡的發(fā)展和演變。直到19世紀中葉,所有光學顯微鏡都是手工制作的。由于無法準確預測透鏡的特性,因此必須通過反復試驗來制作和測試透鏡,直到達到理想的效果。恩斯特-阿貝(ErnstAbbe)提出的圖像形成理論最終為可靠、高效地設計和制造高性能體視顯微鏡提供了科學依據(jù)。顯微鏡的改進帶來醫(yī)學上的突破性發(fā)現(xiàn)顯微鏡的設計標準逐漸形成,在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早期,許多光學儀器制造商都采用了這些標準(參見圖1)。顯微鏡設計的進步使植物學、組織學、細胞
  • 2024

    07-22

    徠卡175周年:顯微圖像分析簡史——從電視圖像分析儀到集成數(shù)字軟件解決方案的定量顯微技術

    從電視圖像分析儀到集成數(shù)字軟件解決方案的定量顯微技術現(xiàn)代圖像分析系統(tǒng)對來自自動顯微鏡和數(shù)碼相機的圖像執(zhí)行高度復雜的圖像處理功能。62年前,第一套圖像分析系統(tǒng)是模擬系統(tǒng),以攝像機為基礎,面積測量可通過儀表讀取。不過,它標志著這一領域自動化的開端。圖像分析的起源第一臺顯微鏡的發(fā)明不可避免地引發(fā)了通過目鏡觀察物體的大小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從二維切片中推斷物體的體積。這些定量顯微鏡問題最初是通過立體學來解決的,而立體學又為圖像分析所依據(jù)的原理做出了貢獻。最早的實驗和結果歸功于A
  • 2024

    07-22

    類器官厚樣本的深層成像

    引言大型多細胞系統(tǒng)的實時成像是現(xiàn)代生物學研究中的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但至關重要的方面。傳統(tǒng)顯微鏡技術在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維圖像方面往往有所不足,尤其是對于需要最小光毒性的深層樣本。開發(fā)開放式多樣本雙視角光片顯微鏡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本文探討了這一創(chuàng)新顯微鏡系統(tǒng)的功能和測試應用。腸類器官利用光片顯微鏡對模擬腸道上皮的復雜結構——腸類器官進行成像,追蹤細胞動態(tài)和分化過程。顯微鏡詳細展示了數(shù)天內(nèi)的隱窩和絨毛形成,為細胞周期動態(tài)和類器官內(nèi)不同細胞類型成熟提供洞見。圖g.表達Fucci2報告基因(hGem-
  • 2024

    07-15

    哪些方面會影響體視顯微鏡的結果

    體視顯微鏡,又稱立體顯微鏡,是一種用于觀察固體樣品表面立體結構的顯微鏡。雖然體視顯微鏡的操作相對簡單,但其觀察結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可能影響體視顯微鏡觀察結果的因素:1.光源的強度和角度:體視顯微鏡通常需要外部光源來照亮樣品。光源的強度和入射角度會直接影響樣品的可見度和立體感。過強或過弱的光線都可能導致圖像細節(jié)丟失。調整光源,使其均勻照亮樣品,可以改善成像質量。2.物鏡和目鏡的選擇:物鏡和目鏡的類型、放大倍數(shù)及質量決定了顯微鏡的分辨率和放大能力。低質量的鏡頭可能會引入像差,降低圖像清晰
  • 2024

    07-15

    正置金相顯微鏡如何助力精密制造與質量控制

    在現(xiàn)代科學研究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對材料微觀結構的精確分析是的環(huán)節(jié)。金相顯微鏡,作為揭示金屬及其他材料內(nèi)部組織結構的重要工具,一直以來都在這一領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智能正置金相顯微鏡應運而生,它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金相顯微鏡的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數(shù),更融入了先進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智能正置金相顯微鏡的最大特點在于其智能化功能。通過內(nèi)置的高性能計算機系統(tǒng),它可以實現(xiàn)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自動識別樣品類型等多種自動化操作。操作者只需
  • 2024

    07-11

    金相顯微鏡在多個領域的價值體現(xiàn)

    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對材料微觀結構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藝的選擇以及產(chǎn)品的最終質量。金相顯微鏡,作為探索這一微觀世界的關鍵工具,自誕生以來就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將深入探討金相顯微鏡的工作原理、應用領域以及它如何推動了材料科學的發(fā)展。金相顯微鏡是一種專門用于觀察金屬、合金、陶瓷和其他非金屬材料微觀組織的光學儀器。它的基本構造包括光源、物鏡、目鏡、聚光鏡、載物臺和調焦系統(tǒng)。與普通光學顯微鏡不同的是,金相顯微鏡采用反射光照明,因為大多數(shù)金屬和硬質材料是不透明的,透射
  • 2024

    06-28

    徠卡常規(guī)顯微鏡歷經(jīng)嚴苛的ISO9022標準測試

    徠卡顯微鏡對真菌和霉菌生長的耐受性為了確定徠卡顯微鏡對霉菌和真菌生長的耐受性,我們按照ISO9022標準第11部分的規(guī)范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如下。顯微鏡和其他光學儀器會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環(huán)境因素取決于地理位置和使用地點的條件。儀器的堅固性可以通過完善的加速測試方法進行評估。ISO9022標準第11部分規(guī)定了測試光學儀器抗霉菌和真菌生長的方法。顯微鏡對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性光學儀器的性能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多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例如熱帶氣候中常見的高溫高濕環(huán)境。這些因素取決于使用地點,如實驗室、車間、工廠
  • 2024

    06-28

    徠卡精準空間生物學解決方案 第四彈

    CellDIVE超多標組織成像分析系統(tǒng)CellDIVE超多標組織成像分析系統(tǒng)是一種經(jīng)驗證的系統(tǒng),盡可能保證組織完整度的前提下,通過循環(huán)染色成像(染色-成像-漂白)的方法,在單細胞層級對單個組織樣本的100多種生物標志物進行成像與分析,從而提供蛋白層面定性和定量的結果。該系統(tǒng)包含:370+經(jīng)驗證的抗體資源庫、對組織樣品盡可能保護的可定制化設計的染色方案,設計精密的成像系統(tǒng),和簡單易用的采集和分析軟件。?CellDIVE工作流程?方案特點zhuanli的循環(huán)染色成像技術,可在保證組織完整度的前提下,
  • 2024

    06-20

    徠卡精準空間生物學解決方案 第三彈

    空間生物學(SpatialBiology)是一門涉及生物組織內(nèi)細胞和結構的空間排布以及它們在三維空間中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學科。這種研究方法探索了細胞和組織在空間中的布局、分布和相互聯(lián)系,以揭示生物體內(nèi)的復雜生物過程和功能??臻g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工具包括多色成像技術、高分辨率顯微成像技術、3D圖像重建和分析軟件等。通過這些技術,研究者可以同時可視化和分析多種生物標志物或分子在組織中的空間分布,進而了解細胞類型的分布、細胞內(nèi)信號傳遞的網(wǎng)絡、細胞遷移和組織重塑等重要過程??偠灾?,空間生物學為我們提供
  • 2024

    06-20

    徠卡精準空間生物學解決方案 第二彈

    組織成像基本流程空間生物學主要是基于組織學的研究,徠卡顯微系統(tǒng)精準空間生物學解決方案從組織學成像的角度,深挖細胞的空間定位信息。Ivesta3和M205C/FCA/FA體視鏡體視顯微鏡又稱立體顯微鏡,因為其的光路和人眼類似為獨立兩雙光路,最后在樣本處匯集,所有鏡下可以呈現(xiàn)出被觀察物體的真實三維形態(tài)。在空間組學的研究中可以幫助研究者精準地處理樣本,獲得需要進行觀察和研究的目標區(qū)域。徠卡顯微鏡系統(tǒng)zuiju代表性的體視顯微鏡是Ivesta3(左)和M205C/FCA/FA(右)。?融合光學原理介紹融
  • 2024

    06-20

    【案例研究】雙視野光片顯微鏡,適用于類器官及胚胎

    一種靈活的光片解決方案,用于活體樣本的高分辨率大體積成像帶有FUCCI指示器的腸道類器官,跟蹤細胞周期動態(tài)。由FranziskaMoos提供。Liberalilab.FMIBasel(瑞士)。展示復雜多細胞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是生物學中的一個基本目標。為了應對在大型時空尺度上進行活體成像的挑戰(zhàn),作者在《自然·方法》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一種開放式多樣本雙視野光片顯微鏡。研究發(fā)現(xiàn),ViventisLS2Live顯微鏡在以單細胞分辨率成像大型樣本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開放式多樣本雙視野光片顯微鏡的優(yōu)勢該論
  • 2024

    06-19

    快速、可靠的清潔度分析解決方案

    對于汽車制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而言,在整個工作流程中快速、準確、可靠地獲得清潔度結果是一項顯著優(yōu)勢。對于這種質量控制任務,通常使用來自多個供應商的多臺儀器來執(zhí)行分析。出于這個原因,徠卡顯微系統(tǒng)公司和頗爾公司攜手努力提供最佳的清潔度分析整體解決方案??蛻艨梢垣@得徠卡和頗爾的整體解決方案和專家建議,優(yōu)化并保持產(chǎn)品性能。制造技術清潔度汽車、航空航天、電子和制藥等行業(yè)制造的產(chǎn)品及其組件的性能、壽命和質量可能對污染很敏感[1,2]。產(chǎn)品中的異物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壞,因此,這些行業(yè)通常遵循技術清潔度標準。隨
  • 2024

    06-18

    后節(jié)手術: 利用術中OCT技術的好處

    了解術中OCT如何支持后段手術的精確定位、評估和管理,提供先進的可視化和洞察力眼后節(jié)包括后三分之二的眼球,包括玻璃體、視網(wǎng)膜、脈絡膜和視神經(jīng)。專門從事眼后節(jié)手術和視網(wǎng)膜手術的眼科外科醫(yī)生在實踐中面臨著從視網(wǎng)膜脫離到罕見疾病等各種各樣的眼部疾病和視功能障礙。術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支持后段病變的精確定位、評估和管理,在后段和玻璃體手術中提供先進的可視化和洞察力。關于案例研究主要學習內(nèi)容:了解后段手術程序及其挑戰(zhàn)。通過六個臨床病例了解各種病癥,包括增殖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視網(wǎng)膜
  • 2024

    06-18

    熒光顯微鏡的購買需要考慮哪些要點

    熒光顯微鏡是生物和材料科學等領域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顯微技術,它能夠觀察到樣品中特定熒光標記的物質。在選購熒光顯微鏡時,需要考慮多個要點以確保獲取適合需求的設備。以下是一些關鍵的選購要點:1.光學系統(tǒng):熒光顯微鏡的核心是其光學系統(tǒng),包括物鏡、目鏡、濾光片和光源。高質量的物鏡能夠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對比度的圖像,這對于觀察微小的熒光標記至關重要。目鏡應提供舒適的視場和適當?shù)姆糯蟊稊?shù)。濾光片應具有高度選擇性,以有效地分離激發(fā)光和發(fā)射光。光源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也會影響熒光信號的質量和強度。2.光源類型:熒光顯微鏡
  • 2024

    06-18

    探索微觀世界:體視顯微鏡的奧秘與應用

    在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需要觀察微小的物體,如細胞、細菌、晶體等。然而,由于這些物體的尺寸遠遠超出了人眼所能分辨的范圍,因此需要借助特殊的工具來進行觀察。體視顯微鏡就是這樣一種工具,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觀察微小的物體,還能提供立體的視覺效果,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它們的形態(tài)和結構。體視顯微鏡是一種光學儀器,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物鏡、目鏡、棱鏡和光源等。物鏡用于收集物體發(fā)出或反射的光線,并將其放大;目鏡則用于進一步放大物鏡所成的像;棱鏡用于將物鏡和目鏡之間的光線折射,從而形成立體的視覺效果;光源則提
  • 2024

    06-12

    共聚焦顯微鏡的革命性發(fā)展與應用展望

    共聚焦顯微鏡,作為現(xiàn)代光學成像技術的杰出代表,自問世以來就以其分辨率和成像深度,生物學、醫(yī)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潮流。本文將深入探討共聚焦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技術優(yōu)勢以及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案例,揭示其如何開啟我們對微觀世界的全新認知。共聚焦顯微鏡的核心原理基于激光掃描和熒光信號檢測。它通過激光束對樣品進行逐點掃描,結合空間濾波技術,只允許來自焦平面的熒光信號通過探測器,從而實現(xiàn)對樣品三維結構的高分辨率成像。這種技術突破了傳統(tǒng)光學顯微鏡的衍射極限,使得我們能夠觀察到納米級別的細胞結構和分子相互作用。
  • 2024

    06-07

    THUNDER樣機最新應用展示 | 天津醫(yī)科大學趙麗課題組

    刊登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6.6文章題目:ProteostaticreactivationofthedevelopmentaltranscriptionfactorTBX3drivesBRAF/MAPK-mediatedtumorigenesis用戶機構:天津醫(yī)科大學趙麗課題組摘要:MAPKpathway-driventumorigenesis,ofteninducedbyBRAFV600E,reliesonepithelialdedifferentiatio
  • 2024

    06-07

    如何通過顯微鏡解決方案保障電池制造安全高效

    電池的使用范圍從便攜式電子設備到電動車輛和儲能。高效、可靠和安全的高性能電池的經(jīng)濟制造至關重要。對于電池組件而言,由于該行業(yè)仍然相對新興且正在不斷發(fā)展,因此質量控制(QC)、故障分析(FA)和研發(fā)都很重要。電池生產(chǎn)有多個步驟,如電極片制造以及單元組裝和精加工,都需要檢測和質量控制。在質量控制、故障分析和研發(fā)過程中,需要從樣品制備到顯微鏡目視和化學分析等不同的解決方案。電池電極片是如何制造的?首先,將陽極和陰極的原材料混合,以產(chǎn)生均勻的漿料。然后使用這種漿料涂覆金屬箔,通常為銅或鋁,然后干燥。通過
  • 2024

    05-31

    【顯微課堂】獲得高質量的超薄切片

    UCEnuity如何幫助您得到厚度一致的超薄切片超薄切片是諸多科學領域中的關鍵技術,其能夠將樣品制備成厚度均一的薄片,以便進行電子顯微鏡表征。在超薄切片實驗中,切片的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至關重要,因為它將直接決定研究結果質量和數(shù)據(jù)準確性。UCEnuity能夠應對這一挑戰(zhàn),提供厚度一致且高質量的切片。其用戶友好的設計不僅簡化了研究過程,還提高了可重復性,使研究者對所得到的結論更有信心。簡介超薄切片是電子顯微學的重要技術,能夠制備厚度均一的薄片以進行高分辨成像和分析表征。由于超薄切片技術能夠在室溫和低溫條
  • 2024

    05-31

    徠卡精準空間生物學解決方案 第一彈

    空間生物學背景介紹空間生物學(SpatialBiology)是一門涉及生物組織內(nèi)細胞和結構的空間排布以及它們在三維空間中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學科。這種研究方法探索了細胞和組織在空間中的布局、分布和相互聯(lián)系,以揭示生物體內(nèi)的復雜生物過程和功能。傳統(tǒng)的生物學研究主要關注細胞和分子水平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但忽略了細胞和組織的空間信息。然而,細胞和組織在組織結構中的位置和相互關系對于其功能和行為至關重要。在組織內(nèi),相同類型的個體細胞可能因其微環(huán)境的變化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方法,例如質譜
45678共27頁530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