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角國際生物醫(yī)學(xu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5年

18701356057

內(nèi)毒素檢測時,血液前處理方法的注意點有哪些?

時間:2022/12/7閱讀:1086
分享:

1、在進行血中內(nèi)毒素測定時,要注意選擇方法和試劑。

 

2、血漿或血清制備

作為臨床上常用樣本主要為血漿,其使用率占95%以上,因此作為體液主要部分血漿的制備就顯得十分重要。據(jù)Das報道內(nèi)毒素一般除了游離狀態(tài)外,還大量附著在血小板上,因此用含有大量血小板的血漿作為樣品更為合適。在制備人血漿或動物血漿時,目前國外為了防止細胞的破壞多采用低溫分離,使用含有大量血小板的血漿樣品,即在41000gx10分鐘分離條件或在無低溫離心機時用3000gx40秒分離條件。切不可在常溫下進行高速、長時間分離,另外,在分離血漿或血清時,要避免細菌的污染。

 

血清的制備用不加抗凝劑的注射器采血轉(zhuǎn)入離心管中,在冰水浴中放置30分鐘4條件下、1000xg、10分鐘進行離心分離血清。

 

血漿或血清分離后,若暫時不用,可在-80℃冰凍保存,并在1個月以內(nèi)使用。注意為了避免吸附內(nèi)毒素,請使用玻璃制試管保存。

 

 

3、抗凝劑種類及影響

在制備血漿時由于加入一定的抗凝劑,因此抗凝劑的種類和加入量對于回收率都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常用抗凝劑主要有肝素,枸櫞酸鈉及EDTA其中以肝素的使用最多。然而,我們知道大量的肝素會對內(nèi)毒素反應(yīng)有干擾作用,尤其對稀釋加熱法和氯仿提取法將使回收率下降而對PCA法影響較少,因此在制備血漿時肝素的加放量只需2~5μl/ml即可。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biāo)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biāo)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fù)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