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津市電纜總廠橡塑電纜廠>>技術文章>>單模光纜傳輸距離問題解答
1. 光纖衰減:單模光纖在1550nm波段的典型衰減值為0.2 dB/km(ITU-T G.652標準),若鏈路總損耗超過光模塊接收靈敏度(如-28dB),信號將無法識別。例如,100km傳輸需總損耗≤20dB(含連接器損耗)。
2. 色散效應:色散會導致脈沖展寬,尤其影響高速傳輸。G.652.D光纖的色散系數為17 ps/(nm·km),10G網絡下色散極限約80km,40G/100G需使用色散補償模塊或G.655光纖。
3. 光源類型:直接調制激光器(DML)傳輸距離通常≤40km,而外調制激光器(EML)可支持100km以上(參考IEEE 802.3標準)。
1. 10G網絡:
- 普通單模光纖(G.652):80-100km(無中繼)
- 使用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可達500km(如海底光纜系統(tǒng))
2. 40G/100G網絡:
- 常規(guī)方案:40km(需色散補償)
- 相干檢測技術:1000km以上(如長途骨干網,參考ITU-T G.709)
3. PON接入網:
- GPON標準最大20km(OLT至ONU),實際部署通常10km內。
1. 光放大器:
- EDFA:增益30dB以上,適用于1550nm波段
- Raman放大器:可提升跨段距離30%(需高功率泵浦源)
2. 中繼器:電中繼器每80-100km部署一次,全光中繼器可延長至200km。
3. 光纖選型:
- 超低損耗光纖(如康寧® SMF-28® ULL):衰減降至0.16dB/km
- 大有效面積光纖(G.654.E):降低非線性效應,適合400G長距傳輸。
1. 誤區(qū):“單模光纖距離只由光纖決定"
- 實際需綜合計算:光模塊功率+光纖衰減+連接器損耗(每個接頭約0.5dB)。
2. 測試驗證:
- OTDR檢測鏈路損耗,確保實測值<理論最大允許損耗(如10G LR模塊為-12dB)。
(注:所有數據來源為ITU-T G.系列標準、IEEE 802.3-2018及康寧光纖技術。)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