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全站
   聯(lián)系電話

   86-0755-83318988

深圳市中圖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5
  • 2025

    06-04

    共聚焦顯微鏡在材料科學領域中的優(yōu)點

    在材料科學領域中,共聚焦顯微鏡以轉盤共聚焦光學系統(tǒng)為基礎,結合高穩(wěn)定性結構設計和3D重建算法,共同組成測量系統(tǒng)。它可以通過使用空間針孔來阻擋散焦光來提高顯微圖像的光學分辨率和對比度。在圖像形成中,捕獲樣品中不同深度的多個二維圖像可重建三維結構(即光學切片過程)。該技術廣泛用于科學和工業(yè)界,典型的應用是生命科學、半導體檢查和材料科學。作為一種先進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共聚焦顯微鏡可以揭示材料的微觀結構和特征,推動著材料科學的發(fā)展。首先,共聚焦顯微鏡相比傳統(tǒng)的顯微鏡技術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深度探測能力,對
  • 2025

    06-04

    為什么共聚焦顯微鏡成像質量更好?

    共聚焦顯微鏡原理是由LED光源發(fā)出的光束經(jīng)過一個多孔盤和物鏡后,聚焦到樣品表面。之后光束經(jīng)樣品表面反射回測量系統(tǒng)。再次通過MPD上的針孔時,反射光將只保留聚焦的光點。最后,光束經(jīng)分光片反射后在相機上成像。為什么共聚焦顯微鏡成像質量更好?1、共聚焦顯微鏡采用了激光掃描技術。與傳統(tǒng)顯微鏡的廣譜光源相比,激光掃描技術能夠精確定位和聚焦在樣品的特定區(qū)域,從而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準確性。同時,激光掃描技術可以消除樣品中的散射和背景信號,從而提高成像的對比度。同時,激光的單色性使得成像更清晰。2、共聚焦顯微鏡
  • 2025

    06-04

    共聚焦顯微鏡:材料表面粗糙度的救星

    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材料表面的粗糙度涉及到材料的質量和處理效果,它決定著材料表面的微觀形貌和性能,直接影響到材料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質。傳統(tǒng)的粗糙度檢測方法往往受限于分辨率較低、測量速度慢等問題,無法滿足精細材料表面的檢測需求。而共聚焦顯微鏡以其高分辨率、高靈敏度和高測量速度等優(yōu)勢,成為材料表面粗糙度檢測的得力工具。為什么要選擇共聚焦顯微鏡測粗糙度?共聚焦顯微鏡作為一種高分辨顯微鏡,能夠對材料表面的微觀結構進行準確、快速的測量,提供更準確、全面的粗糙度信息。如VT6000共聚焦顯微鏡以針孔共
  • 2025

    06-04

    共聚焦顯微鏡測粗糙度,解讀表面粗糙度的科技利器

    共聚焦顯微鏡(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e,簡稱LSCM)是一種光學顯微鏡,通過激光束的聚焦和散射技術,能夠實現(xiàn)高分辨率的三維圖像采集和表面測量。其在科學研究、工程領域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測量表面粗糙度方面具有優(yōu)勢。共聚焦顯微鏡的核心技術是激光束的聚焦和散射。當激光束聚焦到樣品表面時,只有聚焦點處的樣品表面才會發(fā)射回散射光,而其他位置的光則被濾除,從而實現(xiàn)對樣品表面的高分辨率成像。通過調節(jié)激光束的焦距和掃描范圍,可以獲取不同深度的三維圖像,從而實現(xiàn)對樣品
  • 2025

    06-04

    共聚焦顯微鏡在材料領域解讀表面粗糙度

    共聚焦顯微鏡在材料表征和研究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其基于光學共軛共焦原理,結合精密縱向掃描,具有高分辨率、三維成像、表面粗糙度分析和非接觸性質,能在樣品表面進行快速點掃描并逐層獲取不同高度處清晰焦點并重建出3D真彩圖像,一般用于略粗糙度的工件表面的微觀形貌檢測,可分析粗糙度、凹坑瑕疵、溝槽等參數(shù)。共聚焦顯微鏡在表面粗糙度分析方面也有優(yōu)勢。它利用激光束的聚焦和散射技術,可以實現(xiàn)納米級別的空間分辨率,使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材料表面的微觀結構和形貌。此外還能獲取樣品表面的三維形貌信息,實現(xiàn)三維成像。1、表征
  • 2025

    06-04

    共聚焦顯微鏡和白光干涉儀哪個好?

    在精密測量領域,共聚焦顯微鏡和白光干涉儀是兩種不同的高精度光學測量儀器。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應用優(yōu)勢和應用場景。選擇哪種儀器更好,取決于具體的測量需求和樣品特性。在選擇適合特定應用的技術時,需要仔細考慮其特點和功能。白光干涉儀白光干涉儀是0.1nm縱向分辨率的光學3D輪廓儀,主要用于表面形貌的非接觸式測量,能夠提供納米級分辨率的表面高度信息。它適合于測量光滑表面和具有高深寬比的結構,如半導體晶片、液晶產(chǎn)品、光纖產(chǎn)品等。1、優(yōu)點高精度測量:能準確測量亞納米級的超光滑表面。非接觸式測量:3D非接觸式測
  • 2025

    06-04

    共聚焦顯微鏡—賦能光學元件精密質控

    在光學精密加工領域,微納結構元件的三維形貌檢測是保障器件性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微透鏡陣列、衍射光學元件為代表的精密光學元件,其特征尺寸已突破亞微米量級,對表面輪廓精度與結構面形誤差的檢測要求達到納米級分辨率。若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邊緣塌陷、周期畸變或面形偏差未能精準識別,當此類缺陷元件被集成至光通信模塊或成像系統(tǒng)時,將導致光束傳播相位失配、成像質量劣化等問題,甚至造成整機系統(tǒng)的功能性失效。中圖儀器共聚焦顯微鏡是一款多功能的光學三維測量儀器,可實現(xiàn)微納尺度的表面三維形貌檢測,助力各行業(yè)研發(fā)、制造、質量檢測
  • 2025

    05-23

    wafer晶圓幾何形貌測量系統(tǒng):厚度(THK)翹曲度(Warp)彎曲度(Bow)等數(shù)據(jù)測量

    晶圓是半導體制造的核心基材,所有集成電路(IC)均構建于晶圓之上,其質量直接決定芯片性能、功耗和可靠性,是摩爾定律持續(xù)推進的物質基礎。其中晶圓的厚度(THK)、翹曲度(Warp)和彎曲度(Bow)是直接影響工藝穩(wěn)定性和芯片良率的關鍵參數(shù):1、厚度(THK)是工藝兼容性的基礎,需通過精密切割與研磨實現(xiàn)全局均勻性。2、翹曲度(Warp)反映晶圓整體應力分布,直接影響光刻和工藝穩(wěn)定性,需通過退火優(yōu)化和應力平衡技術控制。3、彎曲度(Bow)源于材料與工藝的對稱性缺陷,對多層堆疊和封裝尤為敏感,需在晶體生
  • 2025

    05-23

    探索微觀世界的“度量衡”:顯微測量儀器解析

    在微觀世界的探索之旅中,精準測量材料如同在錯綜復雜的迷宮中尋找出口,是現(xiàn)代制造業(yè)和科研領域的關鍵任務。臺階儀、光學輪廓儀和共聚焦顯微鏡,這些看似冰冷的儀器設備,實則是微觀世界的“度量衡”,憑借其技術與性能,為我們解鎖微觀世界的厚度奧秘。NanoStep臺階儀:納米世界的“繡花針”想象用繡花針在豆腐表面畫地圖!臺階儀的金剛石探針僅有2微米(相當于蜘蛛絲粗細),具備超微力調節(jié)的能力和亞埃級的分辨率。-獨門絕技:磁吸式探針3秒快速更換,像換手機殼一樣方便;-硬核性能:從半導體芯片的原子層薄膜(5?精度
  • 2025

    05-23

    掃描電鏡:打開微觀世界的“超維相機“,科學家如何用它破解納米謎題?

    當你用手機拍攝一朵花的微距照片時,放大100倍已足夠驚艷。但如果告訴你,科學家手中的"相機"能將物體放大百萬倍,連病毒表面的蛋白突觸都清晰可見,你是否會好奇這背后的黑科技?這把打開微觀宇宙的鑰匙,正是掃描電子顯微鏡(SEM)。SEM的"超能力"從何而來?傳統(tǒng)顯微鏡受限于可見光波長,放大極限止步于200納米。而掃描電鏡利用高能電子束作為"探針",通過電磁透鏡操控電子軌跡,突破衍射極限,分辨率可達1納米以下。CEM3000掃描電鏡桌面化設計讓實驗室“去中心化”。其70000倍成像能力,可在咖啡杯旁完
  • 2025

    05-23

    精度不夠?PLR3000光纖激光尺:0.2ppm誤差解鎖微米級制造

    當“精度焦慮”成為制造業(yè)的隱形門檻:在半導體光刻中,1nm偏差可能導致整片晶圓報廢;在精密機床加工中,熱變形讓傳統(tǒng)測量工具“失靈”……“高精度、高穩(wěn)定、抗干擾”——工業(yè)超精密制造的三大痛點,如何破局?PLR3000系列光纖激光尺基于激光干涉測量原理,具有更加精確的柵距和更高的分辨率,同時其熱源隔離設計,保證了更高的穩(wěn)定性,同時具有安裝快捷,易于準直等特點,在微電子、微機械、微光學等現(xiàn)代超精密加工制造、光刻技術等高科技領域廣泛應用。核心優(yōu)勢1、高精度分辨率10nm(可拓展),線性測量精度0.2pp
  • 2025

    05-22

    光學輪廓儀在安裝方面有著以下事項

    光學輪廓儀是一種利用光學原理來測量物體表面形狀和輪廓的儀器,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投射光線到物體表面,利用光學傳感器接收反射光信號,并根據(jù)信號變化確定物體表面的形狀和輪廓。光學輪廓儀采用非接觸式測量方式,避免了對被測物體的損傷,尤其適用于精密、易損的材料和工件。該儀器具有高分辨率的測量能力,可以捕捉到物體表面微小的細節(jié),無論是納米級的微觀結構還是宏觀物體的復雜形貌,都能清晰呈現(xiàn)。其測量速度也較快,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大量數(shù)據(jù)的采集,提高工作效率。光學輪廓儀的安裝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
  • 2025

    05-22

    三坐標測量機技術解析:原理、構造與應用進展

    三坐標測量機(CMM)是一種高精度的新型精密測量儀器,其工作原理基于直角坐標系。測量時,將被測零件置于測量空間,通過三個相互垂直的X、Y、Z運動軸,測頭精確采集零件表面各點的坐標值。這些坐標數(shù)據(jù)經(jīng)計算機處理后,可擬合出圓、球、圓柱等幾何元素,進而計算出形狀、位置公差等參數(shù)。在構造方面,三坐標測量機通常由測頭系統(tǒng)、電氣驅動系統(tǒng)、花崗巖臺面、三軸導軌等部件組成。測頭系統(tǒng)包含探頭、探針等,負責精確采集數(shù)據(jù);電氣驅動系統(tǒng)則通過電機、皮帶等部件實現(xiàn)測頭的精確移動。不同結構形式的三坐標測量機,如橋式、龍門式
  • 2025

    05-21

    激光跟蹤儀為生命護航: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系統(tǒng)檢測的應用

    行業(yè)背景概述: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系統(tǒng),簡稱CT。近年來,全球CT市場展現(xiàn)出穩(wěn)健的擴張態(tài)勢。在亞太地區(qū),伴隨各國對醫(y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xù)投入,以及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CT設備迎來了爆發(fā)式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多層螺旋CT、能譜CT等一系列前沿技術相繼問世,不僅極大提升了CT設備的性能,也進一步拓展了應用場景,有力推動了市場規(guī)模的持續(xù)增長。需求描述:CT設備的安裝與校準、質量控制與檢測、運動部件檢測。當前檢測手段的不足或用戶痛點:1、部件安裝幾何精度把控難題:現(xiàn)階段,CT設備生產(chǎn)和檢測主要依
  • 2025

    05-20

    光學輪廓儀有著以下幾大技術特點

    光學輪廓儀是一種利用光學原理來測量物體表面形狀和輪廓的儀器,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投射光線到物體表面,利用光學傳感器接收反射光信號,并根據(jù)信號變化確定物體表面的形狀和輪廓。光學輪廓儀采用非接觸式測量方式,避免了對被測物體的損傷,尤其適用于精密、易損的材料和工件。該儀器具有高分辨率的測量能力,可以捕捉到物體表面微小的細節(jié),無論是納米級的微觀結構還是宏觀物體的復雜形貌,都能清晰呈現(xiàn)。其測量速度也較快,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大量數(shù)據(jù)的采集,提高工作效率。光學輪廓儀的技術特點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2025

    05-08

    激光跟蹤儀憑什么成為大型龍門機床檢測新寵?

    行業(yè)背景概述:在全球制造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加速的背景下,龍門機床作為重工業(yè)領域的戰(zhàn)略裝備,正經(jīng)歷著技術升級與市場需求的結構性變革。目前,國內(nèi)企業(yè)在龍門機床生產(chǎn)領域已取得顯著突破,產(chǎn)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航空航天、模具加工等眾多行業(yè),展現(xiàn)出強大的產(chǎn)業(yè)支撐力。然而,在機床精度控制、可靠性保障以及智能化程度等關鍵技術指標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致使龍門機床產(chǎn)品在國內(nèi)市場長期依賴進口。需求描述:大型龍門機床運動軸導軌的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空間運行軌跡等。當前檢測手段的不足或用戶痛點:現(xiàn)階段,機床檢測領域相關的
  • 2025

    04-23

    全自動影像儀的技術優(yōu)勢與應用潛力

    一、技術優(yōu)勢非接觸式測量,無損檢測無需物理接觸工件表面,避免劃傷或變形,尤其適用于精密器件(如手機攝像頭模組、微型齒輪)的尺寸與形位公差檢測。案例:傳統(tǒng)接觸式三坐標測量機可能因探針壓力導致薄壁件變形,而全自動影像儀通過光學投影與圖像處理,實現(xiàn)微米級精度檢測。高效自動化,節(jié)省人力成本集成自動上下料、路徑規(guī)劃與多工件批量檢測功能,單次測量時間縮短至分鐘級,適合大批量生產(chǎn)場景。數(shù)據(jù):某汽車零部件廠引入全自動影像儀后,檢測效率提升50%,人力成本降低30%。高精度與多維度檢測能力結合亞像素邊緣檢測與機器
  • 2025

    04-18

    激光跟蹤儀:三大工業(yè)領域的“精準之眼”,高效賦能智能制造

    ——從石油化工到服務機器人,揭秘GTS激光跟蹤儀的跨行業(yè)應用在工業(yè)制造邁向智能化的今天,高精度測量技術已成為提升效率、保障質量的核心利器。GTS激光跟蹤儀憑借其微米級精度、80米大范圍測量、實時數(shù)據(jù)可視化等優(yōu)勢,正在石油化工、服務機器人、冶金工業(yè)等領域大放異彩。以下是其跨行業(yè)應用的深度解析:一、石油化工:管板式換熱器的“毫米級”裝配革命管板式換熱器是石化生產(chǎn)中的關鍵設備,其內(nèi)部數(shù)千根導熱管需精準對齊管孔,傳統(tǒng)人工拉線測量效率低、誤差大。GTS激光跟蹤儀利用激光束的準直性和測距技術,可以快速、精確
  • 2025

    04-11

    閃測儀和2.5次元的區(qū)別是什么

    閃測儀和2.5次元影像測量儀有以下區(qū)別:1、測量原理-閃測儀:運用新型的圖像影像測量技術,通過大視野大景深、高數(shù)值孔徑、低畸變雙遠心鏡頭,將被測物體的影像輪廓縮小后傳遞到高像素相機上做數(shù)字化處理,再由后臺繪圖測量軟件按照編程指令,快速抓取產(chǎn)品輪廓,與相機像素點形成的標尺比對后計算出產(chǎn)品尺寸。-2.5次元影像測量儀:主要依賴于光學影像技術結合測針進行接觸式測量。先通過光學鏡頭獲取工件的平面影像,利用軟件處理得到平面尺寸信息,同時利用測針對工件進行接觸式測量以獲取深度信息。2、測量功能與效率-閃測儀
  • 2025

    04-11

    三維表面輪廓儀的維護保養(yǎng)是確保其長期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

    三維表面輪廓儀是一種高精度測量設備,用于非接觸式或接觸式測量物體表面的三維形貌、粗糙度、臺階高度、紋理特征等參數(shù)。其主要基于光學原理進行測量。它利用激光或其他光源投射到被測物體表面,通過接收反射光或散射光,結合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獲取物體表面的三維坐標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進一步用于分析物體表面的形狀、粗糙度、紋理等特征。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半導體制造、精密機械、生物醫(yī)學、納米技術等領域,是質量控制、研發(fā)分析和失效分析的關鍵工具。三維表面輪廓儀的維護保養(yǎng)對于保持其高精度測量能力至關重要:1、日常檢查
12345共21頁406條記錄